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

时间:2017-08-17    单位(部门):矿建三公司     作者:王少华     点击:811

在我成长的过程中,家中的祖父母、父母都是我的第一任老师,他们的言行举止、处世态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。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,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、前进、成长,在顺境时不张扬,在逆境中不气馁,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
百善孝为先。中华民族就自古以来很注重“孝”道。父母对长辈的孝顺一直被左邻右舍传为佳话。从小就看到,父亲在家里不富裕的情况下常常买好烟、茶叶、食品等东西给祖父、外祖父送去。外祖母常年患病卧床不起,母亲三天两头去为她洗涮,把她收拾得干干净净。每次洗衣服时,母亲总会把祖父母的衣服拿来一起洗干净。长期的耳濡目染,让我从小就懂得孝顺长辈。每当母亲做了好吃的,我们姐弟三人总是争着去给祖父母送。成家后,母亲经常对我说:“婆婆也是妈,你婆婆也不容易,平时也要多孝敬她”。结婚几年来,我和婆婆一直相处得很融洽,一起逛街时常常会被人认成是母女。一个家庭只有尊重“孝”道才会和睦,家和才能万事兴。

勤劳节俭。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祖父母,直到快八十岁时还种植着一小片果园,他们二老春天疏花订果,夏天施肥除草,秋天收获果实,享受着劳动幸福的和丰收的喜悦,用自己朴素的劳动和积极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劳动的意义。父亲是一名矿工,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他都是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直到退休,曾多次获得局级和矿级先进工作者,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村妇女,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勤俭。父母教育我们要爱惜每一件物品,姐姐比我大三岁,小时候很多学习用具都是姐姐先用,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将东西保护地跟新的一样,用完后再交给我用。父亲平时工作忙,母亲一个人把家里和田里料理得井井有条。他们就是用这些微薄的收入供我们姐弟三人读完了大学,还购置了新房,这与勤俭持家是分不开的。

乐善好施。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是孟子的名言。祖母没读过书、不识字,也不会讲大道理,但她却用实际行动让我明白了其中的意义。在老家,遇到红白喜事时总要蒸花馍,许多年轻的媳妇都不会做,常常为此发愁,手巧的祖母总是主动前去帮忙,她做的花馍栩栩如生,年轻的媳妇们拿出去都觉得很有面子。祖父年轻时,也算村里的能行人,办事让人放心,邻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当主管,深知农村生活艰辛的他尽力为主家减少开销,顺顺当当将事办完。祖父母所做的善事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,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,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我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。

追求信念的执着精神。祖母一生信奉老家的尧山圣母,她几十年如一日,吃素念佛,每天坚持早晚烧香拜佛诵经,不论酷暑寒冬每月农历初一、十五她都要背着干粮徒步上尧山拜佛。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,她心中对佛的那份情缘还是无法割舍,在家人的陪伴下最后一次登上了尧山,虔诚地拜着每一座庙宇中的神仙。每当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,我常常都会想起祖母,一位近八十岁的老人能如此执着地追求信念。而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我们,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,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?每每想到这时,我全身又充满了能量,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步伐。

家风如春雨,润物细无声。如今,这些已经变成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,融化于血液中,成为我终身的财富。良好的家风伴我成长,更需发扬传承,我也会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们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,为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添砖加瓦!

分享此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