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絮缝春忆
时间:2025-04-03 单位(部门):机电安装公司 作者:赵琪 摄影:赵琪 点击:15858
阴霾如纱,笼罩拙政园,石板路上的青苔湿润发亮。清明的云,似乎承载着未尽的话语,如同天地间为逝者留下的湿润信笺。
从倚虹亭望出去,池沼里的锦鲤都沉到了水底,只剩几片残荷浮着,叶缘蜷曲如老人枯槁的手。云气在黛瓦的沟壑间流转,檐角垂落的水珠偶尔坠地,这声音让园子显得更静了,静得能听见白墙上爬山虎吮吸潮气的窸窣声。
绕过见山楼,假山群在雾霭中柔化了棱角,仿佛水墨画中晕染的远峰。轻触太湖石孔洞的细纹,寒意透骨。忽然忆起《长物志》中对苏州园林石头的描绘:“瘦、皱、漏、透”,此刻却觉得这些石头更像是凝固的泪痕——那些造园世家的匠人、吟咏唱和的文人,乃至守护老园子终老的仆役,他们的叹息似乎都被云气浸入了石缝。
曲桥被雾气洇得发亮,朱漆栏杆褪成赭色,像是被岁月啃噬的旧书扉页。倚栏而立时,忽然瞥见桥洞下漂着半片纸船,不知哪个孩童偷偷放的。船身浸透了水,墨写的“思念”二字已化开,像两滴不肯沉底的泪。这场景让人无端想起张岱夜游湖心亭的雪,三百年过去了,独行的孤寂竟如此相似。只不过他披的是毳衣,我撑的是道具伞;他温的是黄酒,我攥着便利店买的咖啡。
暮色漫上来时,云雾渐散。香洲船舫的雕花木窗将园林切割成碎片,案几上摆着仿古铜炉,香灰冷透,倒是窗户缝隙钻进的樟木气息更鲜活。手机在口袋里震动,家族群里正转发着电子祭扫的链接,二维码代替了纸灰蝴蝶。现代人的哀愁像这满园水汽一样,无处不在又无处安放。
离开时门房老人正在扫落叶,竹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,像极了儿时祖母用草纸擦拭祖宗牌位的动静。忽然明白,清明从来不只是个节气,它是活着的人给记忆打的补丁,用云絮作线,用落花当针,把那些碎在时光里的面孔,一针一线缝进园林的砖缝、池沼的波纹,缝成四月天里一场湿漉漉的复活。